地点
诗文库
琴溪 北宋 · 李定
七言律诗 押齐韵
芳草茸茸衬马蹄,两陪宪节过琴溪。
东风又属梨花月,膏雨新调燕子泥。
邮舍亭空苍藓合,钓台人去暮云栖。
此行不惮驱驰远,千里江山入品题(清庄泰弘康熙宁国府志》卷二八)
宣州太守 其一 宋 · 林宗放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双旌迎晓指林庐,五马逢辰政得舆。
西掖旧裁天子诏,名山今睹帝王书。
胸中霁月何明甚,笔底清风更穆如。
衮职还须补天手,徵黄那复更踌躇。
北楼次韵 宋 · 林宗放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浮空紫翠扑层台,谢守吟窗一夜开。
云影四垂高捲□,□痕浑落浅胶杯。
红莲绿水嘉簪盍,白鸟孤云八句来。
缓□笙歌下楼去,凉州重听彻崔嵬(清吴飞九乾隆《宣城县志》卷二六)
宣州太守 其二 宋 · 林宗放
七言律诗 押鱼韵
肯将苛政削民庐,好把宽仁答乘舆。
襦裤剩誇今日富,春秋欣见有年书。
门施水薤何须尔,庭卧桁杨只晏如。
拟颂中和献天子,鲰生无语却踌躇。
剧暑不可耐戏作冷语排之呈国威同舍兄 宋 · 林宗放
 押阳韵
云师怒挟风伯狂,排山立海恣披猖。
斯须委雪一丈强,杀气吞日埋扶桑。
平时身热号炎荒(自注:身热山,见《西域传》。),冰山亦复连穹苍。
翔风健儿材武良,堕指十五半在亡。
岩谷不问歼虎狼,冻合瀛海蛟龙僵。
苍生似落冰蚕乡,一气如缕何可长。
翻思蹈火勇赴汤,谁能排云挈太阳,稍与万物回精光。
客来徵此疑荒唐,乌有先生投予方。
端居炎赫汗反浆,试想幻境生清凉(以上元汪泽民宛陵群英集》卷三)
燕喜词叙淳熙十四年五月 南宋 · 詹效之
 出处:全宋文卷五七一六、《皕宋楼藏书志》卷一一九
宋广平铁心石肠,犹为梅花作赋,议者疑之。
殊不知感物兴怀,归于雅正,乃圣门之所取,而亦何疑于广平乎?
语曰:「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
以见其详复致意如此,无他焉,善言欲其不忘也。
检正曹公,行兼九德,浑然天成,文章政事,渊源经术,廉介有守,既和且正。
太守大监詹公叹赏其文,摭其大略而刊诸宣城学官
既有成集矣,复以所著乐府析为别集,名曰《燕喜》。
窃尝玩味之,旨趣纯深,中含法度,使人一唱而三叹。
盖其得于六义之遗意,纯乎雅正者也。
王褒益州刺史,作《中和乐职宣布诗》,出于一时歆羡,犹且选好事者,依《鹿鸣》之声,习而歌之,至于转而上闻,汉宣帝美之。
矧斯作也,和而不流,可以感发人之善心,将有采诗者播而飏之,以补乐府之阙。
其有助于教化,岂浅浅哉!
淳熙丁未仲夏望日,宣城钓台詹效之书。
按:《燕喜词》卷首,续金华丛书本。
张子经宛陵并寄仲退郡博 元 · 王仪
 出处:新安文献志卷五十二
吴中胜赏幽探遍,归来音杂吴音半。
翻囊神怪惊倒人,截得赤乌龙一段。
东游三十六峰东,宛溪春水流青铜。
草生太白醉眠处,山列谢公窗影中。
江湖庙廊谁在许,白发故人应识汝。
遥知燕坐书满床,鸡下五更连夜语。
敬亭山与浮云齐,诸贤日日穷攀跻。
抽琴试听绿水曲,黄鹂昼寂青猿啼。
宣城书室晨起喜晴 元 · 汪仁立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出处:御选元诗卷三十九
斗帐明初日,冬来暖更晴。
檐春意重,芸阁晓寒轻。
岁暮人千里,家贫客半生。
白头应倚望,直欲问归程。
景吕堂 南宋 · 霍权
 押梗韵
佞人巧求售,富贵一息顷。
千古名不磨,寸心犹耿耿。
伟哉正惠孙,疾恶何勇猛。
平生历宦途,南台东省
初著獬豸冠,排击首权倖。
奸雄始萌檗,忠愤已骨鲠。
一片忠义心,皦皦从簿领。
涵养老益壮,大节兼晚景。
若人久云亡,冰魂嗟已冷。
羡慕徒驰神,反身盍三省(清宋敩乾隆《宁国府志》卷三三)
元 · 汪士深
 押词韵第七部
雨香林下屐,花影席间尊。
白发已从公道得,青山长似故人看。
宛陵群英集:如题嘉秀亭云云,斋居云云,世多传之。
衡阳郡太守张公埋文淳熙十一年十月 宋 · 张南俊
 出处:全宋文卷五○○二
先考姓张氏,讳敦颐字养正
生于绍圣四年正月初十日
汉留侯之裔孙。
七世祖自歙之黄墩迁婺源,故世为婺源人
□□□□通奉大夫
母□氏,累赠硕人
通奉治家以严,酷于教子。
先考少笃学,未冠,兄弟齐□□□南渡之后,以太学举,中绍兴八年进士科
初授潭州左司理参军,次历仪真、邵武南剑三任教授
□□年□□从政郎
十九年,以国信所赏转儒林郎
二十三年,改□□郎。
三十年,转奉议郎
□□□□□□□干办公事
三十一年,转承议郎通判宣州军事。
三十二年,皇帝登极,覃恩转朝□□□□□□□。
隆兴二年,转朝散郎,知舒州军州事。
乾道三年,转朝请郎
□□衡州军州事。
将满,丐祠。
□□□□□□敕主管台州崇道观
任满,乞致仕。
淳熙二年,以太上皇帝庆恩,转朝奉大夫
九年,以大礼霈恩,赐五品服。
初娶汪氏,累赠宜人,先先考五十六年卒。
再娶江氏,故待制邈□□□,封宜人
子五人:南秀、南英、南俊、南寿、南纪。
南秀早卒;
南英过房为先伯后;
南寿以先考补奏迪功郎舒州太湖县主簿
馀应进士举
女七人,皆适宦族。
男孙五人:诚之、敬之、来之、佑之、升之。
女孙六人。
曾孙一人:绂。
诚之乃南英之子,过□为南秀后。
初,南寿将赴太湖,尝以迎侍为请。
先考曰:「龙舒,吾遗爱在焉。
汝往,勉事上官,勤于职业,以副吾志足矣」。
南寿禀命而行,方及初□忽起白云之念,遂沿檄归省。
先考且喜且泣曰:「岁月易得」!
不数日复促其行曰:「吾幸无恙,可往终任」。
南寿恋恋有不忍去之意,强之方还任所,时淳熙十年□月也。
夫何志与愿违,至八月初,先考微感外风,顿然减膳,医虽接踵,药不复进。
至十七日早,始□酣寐,因渐瞑目,享寿凡八十有八。
南俊等泣血遣讣,南寿闻讣,星奔而还,共执丧礼。
痛念养生不足以当大事,惟送死可以当大事。
于是相以卜归窆之期,得十一年十月二十九日甲申吉,以礼安厝于南山
南山乃先考所自卜也。
宜人汪氏,先葬于本里之六原,今遂迁而合葬。
先考行实,乃存日效子由自作遗记,记成,以示诸子曰:「吾名不高,位不显,殊无可书之事,惟生平立身行己,历官迁次,已见于此,他日不必以铭志于人」。
并举温公之说为戒。
南俊等遵依治命,姑且缓之;
今逼葬期,谨以遗记掇其大略,埋诸墓隧云。
南俊等泣血书。
按:江西婺源县博物馆藏志石。
录事吴正传景德寺阁韵(按宣城县志作开元寺阁) 元 · 潘泰之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出处:宛陵群英集卷八、御选元诗卷五十一
上国大贤吴季子,风流非复旧潘郎。
君诗秋色同潇洒,我兴沧州空渺茫。
宦海才名虽异调,骚人胸次岂殊乡。
三生杜牧今何处,眼冷禅林木叶黄。
腊月十日乡搢绅邀会宣城私第小诗纪事兼述鄙怀二首 其二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莫讶灯前笑语频,秪缘乡曲谊相亲。
衣冠幸际风云会,禄仕谁非感激人。
华月中天侵院竹,清歌午夜动梁尘。
南鸿朔雁为谋异,看取孱夫两鬓银。
廿五日复会于宣城第用张白滩韵一首奉赠地主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寒宵漏永烛花偏,大府堂深甲帐连。
歌舞递呈留院月,沉檀不断袅炉烟。
盟存带砺家承旧,勋著旂常爵赐先。
淇澳昔闻歌卫武,缁衣今为颂公贤。
八出 宋 · 李龙高
七言绝句 押阳韵
宣城妙品世无双,不肯随时一样妆。
党锢诸贤销铄尽,至今千载骨犹香。
夜酌宣城第再和白滩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灯前帽影坐来偏,妙舞清歌喜接连。
星动九天低拂户,月临万井淡浮烟。
持杯泛白吾嗟倦,对局探阄子合先。
好客若非缘地主,款怀宁得尽交贤。
元 · 熊不易
 押庚韵
太瘦尚能怜杜甫,不言几已失鬷明
宛陵群英集:如与友人别云云,极为警句。
腊月十日乡搢绅邀会宣城私第小诗纪事兼述鄙怀二首 其一 明 · 孙承恩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同朝乡曲喜诸贤,老我惭多一日先。
官里差池稀笑语,侯门忽漫对高筵。
乾坤頫仰怀千古,萍梗游从感百年。
雅会清时良不易,共将欢赏媚灯前。
新修湖山庙记 唐 · 韦焕
 出处:全唐文卷七百九十一
山川视公侯之外。凡有益于人者。
国命遍祭。虽十室之邑。
有主于民。民得以奉其威而赖其祐焉者。
按金箓经云。小山小水必有神。
当隶近岳。今宛陵泾县十八乡户四万民奉湖山神。
盖所以奉其威而赖其祐尔。邑图牒载。
山高三百丈。上有湖水。
山名因也。泾民札瘥。
祷之必瘳。泾田水旱。
祷之必丰。曲诚嘉志。
神无不答。民遂立庙其下以祀。
斯亦泾之民得归其心而保其身也。京兆韦焕曰。
天地之气。结而著形。
形于气而有神。今山川之神。
亦天隶下土。付其地而宰之。
或灵或否。在人愚智斯见矣。
今莫徵其初。旧祀且陋。
文宗皇帝更岁号之初。宰邑者裴公釬。
祈神有徵。遂彻其故以广之。
高堂敞宇。土质彩衣。
岁聿其久。复将颠崩。
邑人恂恂。相与谋新。
重基列阼。帐幕其尘。
丹故模駮。辉光照人。
仪卫必备。奇貌丑身。
舆马必全。翠饰金陈。
乌乎。山神能灵于民。
民必来臻。苟违旧德。
民将何亲。肥牷脂醴。
民之糇粮。哀箫鸣鼙。
夺民耕功。神之永福泾民。
山壤而后已乎。尉泾毕期未代。
府公以简召将行。邑有王浰者。
纂聚其由。来启前庭。
遂为浰书修庙之岁月于右。且异示于后生。
庶泾之人日有来者叹曰。某年有韦尉子虽无他及我。
怜其为我纪兹事以思之。大中三年十一月二十一日也。
宜春笔工 宋 · 王庭圭
七言绝句 押麻韵
宜城一变宣城样,入手便如锥画沙。
但喜中书头未秃,不妨诗老梦生花。